医药车间装修(洁净、通风)

日期:2025-05-06 09:51 | 人气:90

成都生物218项目

218-.jpg


218-1.jpg


218-2.jpg


218-3.jpg

超洁净空间(如洁净室、无尘车间、生物安全实验室等)的装修需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,以确保环境中的微粒、微生物、温湿度、压差等参数符合特定行业标准(如ISO 14644、GMP、Fed-Std-209E等)。以下是其装修的核心规范及注意事项:

一、基础设计与规划

1. 洁净级别划分 

   - 根据ISO 14644-1标准,明确洁净等级(Class 1~9级),例如:  

   - 半导体车间:Class 1~3级(每立方米微粒≤1~35个,粒径≥0.1μm)。  

   - 医药无菌车间:Class 5~7级(对应A/B/C/D级)。  

   - 分区管理:按洁净度梯度设计人员/物料通道(如更衣区→缓冲间→核心区)。

2. 建筑结构要求 

   - 密闭性:墙体、天花板、地面无缝焊接,无死角设计,避免积尘。  

   - 材料选择:  

     - 墙面/天花板:彩钢板(抗菌涂层)、不锈钢板或玻璃材质,表面光滑易清洁。  

     - 地面:环氧自流平、PVC卷材或防静电地板,耐磨抗化学腐蚀。  

     - 门窗:气密门、双层玻璃窗,安装闭门器防止气流扰动。

二、空气净化系统

1. 高效过滤系统 

   - 器配置:初效过滤器(G4)+中效过滤器(F8)+高效过滤器(HEPA H13/H14)或超高效过滤器(ULPA U15~U17)。  

   - 气流组织:  

     - 层流(单向流):适用于Class 1~5级,垂直/水平层流(换气次数≥300次/小时)。  

     - 乱流(非单向流):适用于Class 6~9级,通过高效送风口均匀分布。  

2. 压差控制

   -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≥10Pa,核心区压差梯度逐级递增(如+15Pa→+20Pa)。  

   - 安装压差传感器和自动风阀,实时监测并调节风量。

3.温湿度与新风量 

   - 温度:22±2℃(电子行业)或更低(如光刻车间需±0.1℃精度)。  

   - 湿度:45±5%(电子行业)或更低(部分场景需≤30%)。  

   - 新风量:≥15%~30%总送风量,确保人员舒适与正压维持。

三、防污染与安全措施

1. 人员与物料管控

   - 人员净化:设置风淋室(风速≥20m/s,吹淋时间≥15秒)、更衣室(洁净服穿戴流程)。  

   - 物料传递:采用传递窗(带紫外杀菌或层流净化功能),禁止直接开启。  

2. 静电防护(ESD)  

   - 地面电阻值:10^4~10^6Ω(防静电地板)。  

   - 设备接地:所有金属部件、工作台等需可靠接地。  

3. 微生物控制(生物洁净室) 

   - 紫外线灯或臭氧灭菌系统,定期消毒。  

   - 墙面/设备表面使用抑菌涂层(如银离子抗菌材料)。

四、机电与配套设施

1.管道与布线  

   - 隐蔽式安装:电缆、管道走吊顶或夹层,避免暴露积尘。  

   - 材质要求:不锈钢或EP级PVC管道,耐腐蚀、不析出微粒。  

2. 照明系统  

   - 洁净灯具:嵌入式密封设计,IP65以上防护等级。  

   - 照度标准:300~500 Lux(电子行业),手术室需≥1000 Lux。  

3. 应急系统

   - 备用电源:UPS或柴油发电机,保障风机持续运行。  

   - 紧急排风:火灾或污染时启动排风,防止交叉污染。

五、施工与验收规范**

1. 施工过程控制 

   - 交叉污染防控:分阶段施工,先完成高洁净区再处理低级别区域。  

   - 清洁程序:施工后采用无尘擦拭、真空吸尘(HEPA过滤吸尘器)。  

2. 验收标准

   - 微粒检测:使用粒子计数器按ISO 14644-2多点采样,符合洁净度等级。  

   - 微生物检测(生物洁净室):沉降菌/浮游菌采样,符合GMP附录1标准。  

- 压差与风速测试:验证气流均匀性及压差梯度。  

3.文件记录 

   - 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、材料检测报告、过滤器效率证书及验收报告。

六、行业特殊要求

  - 半导体工厂:AMC(气态分子污染物)控制、防振动设计、纯水/超纯水系统。  

  - 医药无菌车间:动态/静态环境监测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(培养基灌装试验)。  

  - 手术室:麻醉气体排放、术野层流送风(局部Class 5级)。  

七、运维管理

  - 定期检测:每月微粒/微生物监测,每半年更换初/中效过滤器,每年更换高效过滤器。  

  - 人员培训:严格操作规范(如更衣流程、清洁程序)。 

总结:

超洁净空间装修需以“防污染、易清洁、可验证”为核心,结合行业标准与工艺需求,从设计、材料、施工到运维全流程严格控制。关键是通过科学的气流组织、严密的密封措施和规范的运维管理,确保洁净环境长期稳定达标。